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泉水的博客

学习的平台

 
 
 

日志

 
 

《渐行渐远的炊烟》阅读  

2015-10-27 19:11:57|  分类: 高中语文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本文转载自轻帆疾风《《渐行渐远的炊烟》阅读》

《渐行渐远的炊烟》阅读

渐行渐远的炊烟

王本道

    书房的墙壁上,悬挂着一幅友人馈赠的油画,画面上是典型的北方乡村冬天的景象:皑皑白雪覆盖了田野山川,近处的一幢茅草房几乎被大雪淹没,然而屋顶却升腾着一股炊烟,丝丝缕缕,袅袅娜娜,渐次化入苍茫的天际。读书写作的间隙,我常常面对那幅油画发呆,对于炊烟的种种怀想也随之丝丝缕缕漫上心头。

  自幼长在城里,青少年时代对炊烟并无清晰的记忆。真正与炊烟结识还始于上世纪60年代下乡插队时期。记得下乡的当天,先是由火车、卡车交替着把我们送到离家数百里的穷乡僻壤。在公社院里参加完一个热闹的欢迎大会后,几百名同学便化整为零,分别坐胶轮马车或是步行到自己所在的青年点了。我和二十几名同学由前来迎接的生产大队长引领,走了十几里山路,抵达青年点所在的村庄,已是薄暮时分。从未离开过家的我们,猛不丁来到一个荒僻的山村,心中笼罩着孤独、无助的愁云,大家谁都不说一句话。正走着,我看到眼前的村庄较高处的一幢房子里升起一股灰白色的烟雾——是炊烟,紧接着两股、三股,似乎接到号令一样,几乎所有的房舍,都有炊烟升起,高低错落的村庄如同沉在五里雾中,水墨丹青般美妙。伴随着炊烟的袅袅升腾,树枝和干草散发的清香和着饭菜的香味扑鼻而来。我立刻有了一种归属感,孤独无靠的心也渐渐踏实了。

如纱似雾的炊烟,陪伴着我们在乡下的插队生活。每天清晨,值班做饭的同学都要很早起床,点起炉灶,拉响灶旁的老风箱。随着风箱呼哒、呼哒的响声,灶火渐渐旺了起来,接着便动手将和好的玉米面团成一个个玉米饼子,贴到大铁锅的锅沿附近,而铁锅中间那冒着蒸汽的沸水,则要放进些蔬菜什么的变成菜汤。干完一天的农活,当朴素的天际织满绚丽的彩霞,我们与农民兄弟们荷锄踏上回家的乡间小路,远远就会看到各家屋顶随风摇动的炊烟,不同的香味在小村里漫溢。  

几年的乡村生活,我对炊烟产生一种浓重的情结,温暖、浪漫、缠绵……说也说不清楚。炊烟让我谙熟五谷杂粮、各种菜蔬如何变成饭菜摆上餐桌,了解了农事稼穑的繁忙、悠闲与炊烟的瓜葛。炊烟是农耕社会的人们,用温情与勤劳描绘的图腾,是广袤大地冉冉上升的地气,是最具温情的人间烟火。无论走到哪里,那一缕缕炊烟,是一种心灵的寄托,让人不会感到孤独。炊烟在告诉我,在遥远的地方,有叫做家的温暖的地方。

  怀着对炊烟的思慕,国庆长假期间,我重返辽南山区,想去品味一下弥漫在山村里那久违的炊烟。然而那千百年来延续的乡间人家的气息,那平淡地述说着乡村往事、牵动着游子思乡情愁的炊烟已不见踪影,仿佛化入了虚无的梦境。以往喧闹的乡村,如今显得那么沉寂,见不到孩子们的戏耍,听不到鸡鸣狗叫。一些院子铁将军把门,终年不开,另一些开着门的院子里,只能见到沉默的老人。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经过合村并校,本该就近上学的孩子也到很远的地方去寄宿读书了。据说现在乡村里做饭已经不用柴草,用的是液化气罐,除油烟之外,已无烟可冒,极少数用煤灶厨的人家,冒出的也是浓浓呛人的黑烟……

  漫长寂寥的冬夜,我依旧在书房面壁。当目光再度停留在那幅油画上时,不经意间在画面的一角,发现与画面颜色并无二致的两个字:呼唤。如同发现了新大陆一般,我立刻意识到,这是油画的题名。明明画面的主题是炊烟,而题名却是《呼唤》,炊烟在呼唤什么呢?那雪野之中的缕缕炊烟,呼唤着的是传统?是自然?是本真?还是回归?无论如何,于喧嚣中,将一颗平常心安顿在自足自悦里,才品得出生活的真味。

(选自2015110《人民日报》有删节)

6.作者说,对于炊烟的种种怀想也随之丝丝缕缕漫上心头”,,联系全文,说说文章围绕炊烟写了哪些内容,请分点概括.4分)

                                                                     

7.根据要求完成下面题目(4分)

1)我看到眼前的村庄较高处的一幢房子里升起一股灰白色的烟雾——是炊烟,紧接着两股、三股,似乎接到号令一样,几乎所有的房舍,都有炊烟升起,高低错落的村庄如同沉在五里雾中,水墨丹青般美妙。(试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这句话的表达效果。)

                                                                       

2)据说现在乡村里做饭已经不用柴草,用的是液化气罐,除油烟之外,已无烟可冒,极少数用煤灶厨的人家,冒出的也是浓浓呛人的黑烟……(加点的据说能否删去?请陈述理由)

                                                                         

8.文章开头和结尾都提到了友人馈赠的一幅油画,说说油画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9.阅读全文,谈谈你对标题渐行渐远的炊烟含义的理解。

6.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概括能力。参考答案:(1)刚下乡插队时见到炊烟,孤独的心有了归属感;(2)如纱似雾的炊烟,陪伴着我们在乡下的插队生活;(3)乡村生活,使我对炊烟产生一种浓重的情结;(4)我重返辽南山区,想去品味一下弥漫在山村里那久违的炊烟。

7.本题考查学生体味词语或句子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表达效果的能力。(1)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薄暮时分,家家户户房舍上升起的炊烟将高低错落的村庄笼罩在雾中,如画一般美妙的状态。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炊烟如雾,高低错落的村庄沉在雾中所表现出的画面感。

2)不能删去,据说是指作为一般的意见或信念陈述;或者依据别人的说法。对于不见炊烟的原因,作者在文中并未进行深究,所以只能沿用一般的说法或别人的看法。体现了文学作品语言的准确。

8.本题考查学生从内容与结构两方面对语段进行分析的鉴赏能力。(参考答案:(1)内容上既引出对炊烟的种种怀想,又落笔到对炊烟的思考,深化文章的中心;(2)结构上首尾呼应,使文章思路清晰,结构严谨。

9.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涵与主旨的理解。参考答案一:渐行渐远的炊烟不仅写出作者离开乡村,渐远炊烟,表达作者对当年农村生活的怀念之情,(2分)而且更写出对炊烟所代表的传统、本真、自然的远离,表达了作者对纯洁、美好,具有精神依托的生活的渴望和呼唤。(2分)参考答案二:渐行渐远的炊烟一是指作者的生活离炊烟越来越远(1分),一是指作者的失落的灵魂离炊烟所代表的乡村生活越来越远(1分).表达了作者对纯洁、美好具有精神依托的乡村生活的渴望和呼唤(2分).(意思对即可,4分)采用【导语】【对话】【链接】组合文本形式,考查学生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能力。这种阅读要关注情景、运用与思维,有利于考查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评论这张
 
阅读(45)|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