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泉水的博客

学习的平台

 
 
 

日志

 
 

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  

2016-01-29 19:44:49|  分类: 高中地理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本文转载自*-*葵(颖)《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

必修一

天体: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其中星云和恒星是基本天体。

八大行星,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

太阳活动:黑子在光球层,耀斑在色球层。太阳活动周期11年。

 

地球公转和自转:自转公转都自西向东,黄赤交角23°26′,公转远日点7月,近日点1月。

四季更替:3.21春分 6.22夏至 9.23秋分 12.22 冬至

取决于太阳高度角直射的位置

 

地转偏向力:使物体运动发生偏转,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不偏。

正午太阳高度角:直射时太阳高度角最大,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中运动。

地球:地壳,地幔,地核.包含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其中有莫霍面,古登堡面

 

天气系统:冷气团,暖气团。冷锋,暖峰,准静止锋,气旋,反气旋。

冷气团强时是冷锋,峰后雨,图标是三角形,冷锋引起冬寒潮,冬沙尘暴,夏季暴雨。

过境前晴,气温高。过境时下雨阴天大风降温。过境后晴,降温

暖气团强时是暖风,峰前雨,图标是平滑弧形

过境前晴,气温低。过境时连续降水,雾。过境后晴,升温。

冷暖气团势力相当为准静止锋,长江地区梅雨天气

气旋:四周高中间低,由四周向中心流入,空气上升,北半球气旋气流逆时针旋转,会造成雨天,例如台风,龙卷风

反气旋:四周低中间高,由中心向四周流出,空气下沉,北半球反气旋气流顺时针旋转,会造成晴天,例如伏旱,秋高气爽。

 

大气圈: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

最下层是对流层,高度每高100米,气温下降0.6℃,因为地面时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产生对流运动,与人类活动关系密切,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平流层位于对流层上,高度越高气温越高,产生水平运动。

高层大气 中有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

 

水圈:湖泊,河流,冰川,地下水,沼泽水

地球3%的水是淡水

 

生物圈包含大气圈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上层,是非常活跃特殊的圈层

 

水循环

1       陆地内循环,内流区蒸发降水,外流区地表径流和植物蒸腾,蒸发降水。

2       海上内循环,海洋蒸发降水。

3       海陆间循环,水气输送,降水,地下径流,补给海洋。

 

岩石圈物质循环

外力作用形成沉积岩,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重熔再生形成岩浆

 

大气受热过程

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吸收和反射(空气散射),地面吸收,地面反射。地面辐射后大气逆辐射。

地面是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热源。

多云天气中大气逆辐射强,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

 

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

气压梯度力:高压气流地区流向低压气流地区的力

三圈环流:分别是低纬,中纬,高纬三大环流。由于地表热量分布不均及地转偏向力影响。

由于三圈环流产生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

极地东风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中纬西风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东北信风带

赤道低气压带

东南信风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中纬西风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东风带

 

海陆热力差异

一月时青藏高原地区为高压,七月时太平洋中部为高压

海陆热力差异是形成季风的主要原因,但不是唯一原因。

寒带气候

亚寒带气候

热带海洋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地中海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60°

40°

30°

10°

0°

 

 

洋流:暖流,寒流

自然环境组成要素:气候,土壤,水文,地貌,生物,各要素间相互作用

 

纬度地带性:各自然带延纬度变化有规律的变化叫纬度地带性

经度地带性:各自然带沿经度变化有规律的变化较经度地带性

垂直地带性:随着高度增加,自然带植被水热状况发生变化叫垂直地带性

 

 

必修二

 

世界人口模式

高高低模式:第一模式,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处于原始阶段。

原因是自然灾害战争,医疗水平落后,生产力低下,人口营养不足。

过渡模式:分别有第二模式高增长模式和第三模式增长下降模式。

原因是工业促进生产,医疗卫生条件改善,提高食品供应营养水平

三低模式:第四模式,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处于发达阶段,问题多为劳动力不足,人口老龄化。

原因是生产力高度发达,人口素质高,生活质量好。

发达国家多是三低模式,中国属于第三模式

 

人口迁移

永久迁移和季节迁移,自发迁移和有组织迁移,个人迁移和集体迁移,自愿迁移和被迫迁移,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外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因素

经济因素:就业,收入,生活条件,迁入新大陆

政治因素:驱逐出境和流亡国外,1972年乌干达居民迁往英国,“巴以”战争

社会文化因素:求学,1947年印巴分治,穆斯林从印度迁往巴基斯坦

生态环境因素:灾难性,19世纪40年代,爱尔兰因水灾,农户迁往美国,20世纪80年代,非洲撒哈拉地区环境难民迁移

 

环境承载力:受各地方各因素制约能够容纳最大的人口数量

人口合理容量:表示一个警戒值,我们现在追求的是人口合理容量

环境承载力大于人口合理容量

 

城市空间结构

中心商务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中心商务区商业区位于市中心,住宅区距市中心较远,工业区多在郊区,原因是地价

城市空间结构形成原因:历史原因,经济原因,社会原因,行政原因

城市规模等级,等级越高的城市分布越疏散,等级越低的城市越多分布越密集

 

 

城市化是农业人口转化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非农业活动

城市化影响

环境问题: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垃圾污染,城市化发展改变了原有的生态系统和环境。

交通问题,住宅问题,社会问题。

 

农业区位因素:气候,土壤,地形,水源(这四个是主要因素)还有市场,交通,政策,技术,劳动力,地价。

农业地域类型: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

原始迁移农业:热带雨林地区,技术简单,少工具无畜力,无固定农田,简单形容就是通过土地肥力下降时放弃此地,过几年后就更换耕地。又称刀耕火种。这种农业会造成生态破坏。

传统旱作谷物农业:中国东北华北西北部分地区,中南半岛山地丘陵,印度得干高原和西部,巴基斯坦,阿富汗以及尼罗河,两河流域。旱作谷类以小麦为主,大麦,燕麦,高粱,玉米,谷子,豆类以大豆为主,经济作物棉花,烟草,甜菜,亚麻。

现代混合农业:澳大利亚的小麦绵羊业

农业活动影响:环境破坏,生态破坏,土地荒漠化,土地盐渍化

 

工业区位因素:原材料,市场,交通,劳动力素质成本,环境。

工业聚集多在廉价劳动力地区,交通枢纽地区,资源地区,能源地区,各工业有紧密联系。

辽中南工业区

中关村科技园区

 

世界主要工业区:欧洲西部工业区,俄罗斯乌克兰工业区,中国日本工业区,北美工业区。

工业活动影响:创造财富,改变人们生活方式,消耗资源,废物排放,环境污染

 

交通运输方式:铁路,水路,公路,航空,管道。航空快,水路廉价,铁路适合大运量,管道适合长距离,铁路适合短距离

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大气污染酸雨,土地沙漠化。

世界环境日65

可持续发展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

 

必修三

区域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

中国三大自然区:

东部季风区: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森林,森林草原植被,海拔低,区域主导因素是随纬度位置变化的气温状况。农业活动丰富发达,交通发达,自然环境适宜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干旱,半干旱,从东到西景观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海拔较高,区域主导因素是随距离海洋远近而变化的干湿状况,农业活动为牧场,带来土地荒漠化和土地盐渍化问题。交通欠发达。

青藏高寒区:中国西南部,海拔高,空隙稀薄,太阳辐射强,气温低,风力达,高寒气候,高寒荒漠,区域主导因素是随海拔而变化的水热组合状况。农业活动为畜牧业,少数林业种植业,交通欠发达。

 

 

秦岭淮河一线地理意义

中国10℃等温线,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东部季风区南方与北方分界线,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温带季风区和亚热带季风区分界线。

南北差异

 

中国三大经济地带:东部中部西部

 

南水北调(解决区域降水不均匀)

调入地区:增加水源,夸大水域,改善气候,减少地下水开采,利于水循环和水土保持

沿途地区和调出区:解决水源输送的保护和水资源节约利用。

 

产业转移

多从发达地区转入周边地区,转移劳动密集型企业和资源密集型企业。

移出地:

移入地:资源消耗,污染环境,加快工业化进程,缓解就业压力。

 

水土流失

黄土高原为流水侵蚀,人为原因是过度开垦放牧,砍伐树木开矿。

水土流失危害:破坏土壤肥力,生态环境恶化,加剧洪涝灾害,影响水资源合理利用。

水土流失治理:植树种草,兴修水库,大坝淤地,修建梯田

 

美国田纳西河

中国东北地区

德国鲁尔区

中国江苏省

 

GPS全球定位系统,经度纬度高度运动速度各需要一颗卫星。

遥感应用,矿产资源,灾害监测,气候变化,农作物估产

GIS地理信息系统依靠计算机进行数据分析

数字地球是对信息数字化

 

  评论这张
 
阅读(31)|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