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口分布特点:山麓地带;河流沿岸;沿交通(铁路)线分布(任答一点,2分);
人口环境容量:低(2分);
主要制约因素:水资源(2分)。
(2)区位条件:河西走廊地形平坦开阔(2分);有充足的水源补给(2分);农业发达,物产丰富(2分);聚落分布较均衡(2分)。
(3)影响:海拔不同,水热状况不同,自然带不同(2分);南坡为向阳坡,光热充足,自然带分布较高;南坡为背风坡,降水少,缺失针叶林带;雪线比北坡高。(任答一点,2分)
北坡为阴坡,相比南坡自然带分布较低;北坡为迎风坡,降水多,有针叶林带分布;雪线比南坡低。(任答一点,2分)
(4)有利社会经济条件:亚欧大陆桥经过,交通运输条件较便利(2分);有特色畜牧业和特色林果业(2分);矿产与能源资源丰富(2分);自然风光与文化古迹众多,旅游业资源丰富(2分);(任答4点,共8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试题分析:
(1)读图甲,根据图中的城市符号分析,该地人口主要分布在山麓地带、河流沿岸、沿交通(铁路)线一带。根据经纬度可以判断,该地位于我国西北内陆,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所以人口环境容量低。制约该地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是水资源。水资源短缺,导致人口容量小。
(2)“古丝绸之路”是通往西北的通道,河西走廊是必经之地。河西走廊南面是山脉高原,北面是沙漠,自然环境恶劣。河西走廊地形平坦开阔,农业发达,物产丰富,可以给商队提供食物补给。山麓有充足的水源,可以给商队提供充足的水源补给。该地聚落分布较均衡,方便商队休息,补充商路物资。
(3)读图,山脉在海拔不同的地方,水热状况不同,形成的垂直自然带不同。天山山脉是东西走向,南坡为向阳坡,光热充足,同一自然带分布海拔较高。南坡为背风坡,降水少,所以缺失针叶林带。气温高,降水少,所以雪线比北坡高。北坡为阴坡,相比南坡同种自然带分布海拔较低。北坡为迎风坡,降水多,有针叶林带分布。气温低,降水多,所以雪线比南坡低。
(4)读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有亚欧大陆桥经过,交通运输条件较便利。当地气候条件,形成了特色畜牧业和特色林果业。根据图例可知,该地矿产与能源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采矿业。该地自然风光与文化古迹众多,旅游业资源丰富,适宜发展特色旅游业。交通、资源、物产、风光都是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