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泉水的博客

学习的平台

 
 
 

日志

 
 

高三一轮政治复习 哲学思想与物质观 易错训练(新人教必修四)  

2016-05-30 22:43:11|  分类: 高中政治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2015高三一轮政治复习 哲学思想与物质观 易错训练(新人教必修四)

2.在快节奏生活的时代,人们提出了“慢生活”理念,一些人逐步接受了该理念,并加入到“慢餐饮”“慢旅游”“慢运动”等行列。这反映了(  )

A.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B.哲学来源于人们形成的世界观

C.方法论影响世界观

D.哲学是对具体生活的概括和升华

3.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分析人士预计,此次芦山地震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500亿左右,灾后重建资金需求约为1 000亿到1 500亿。对此,人们不可回避地开始思考一系列带有哲学性质的问题:为什么会发生地震?人们能否预报地震?如何把地震的损失降至最低?这表明     (  )

A.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

B.哲学思想产生于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

C.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D.实践活动是为了适应哲学发展的需要

4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说,自己的作品与家乡百姓的生活密不可分,艺术风格也深受故乡的泥塑、剪纸、扑灰年画、茂腔等民间艺术的影响。莫言独具特色的小说创作揭示的哲学道理有(  )

①意识形式的差异性决定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的多样性

②意识反映客观存在的方式可以而且应当是多种多样的

③意识能否正确反映客观存在取决于反映者的想象力 ④意识如何反映客观存在受制于反映者的个性、能力和素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 有一艘船载着三个人,其中一个是美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另外两个分别是美国著名的生物学家和数学家。这艘船在海上发生了意外,为了挽救另外两个人的生命,把损失降到最小,必须把一个人扔下海,那么应当把谁扔下海呢?就这一问题,美国一家报社以1 000美元的奖金向全国征求最佳解决方案。

这件事引起全美国人的关注,报社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答案,绝大多数人都是从这三个人的工作谈起,从不同的方面论证他们的重要性,一时间全国陷入对物理、生物、数学哪一门学科更重要的大规模争论中,谁也无法说服谁。最后,奖金的得主竟是一个年仅十岁的小孩,他的答案很简单:把那个最胖的扔下去!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发现,人们往往按照自己的意 志思考问题,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意识可以支配客观事物的变化发展

B.意识对人们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C.意识活动具有自主选择性

D.发挥主观意志的作用,就是唯心主义

6. 20121221日的黑暗降临后,1222日的黎明永远不会到来。”这是电影《2012》中的一句台词。《2012》是一部关于全球毁灭的电影,讲述由于自然环境和资源长期遭受掠夺性破坏,人类即将面临空前的自然灾害,最后在“方舟”中度过了这一全球性的灾害,获得了继续繁衍和发展的希望。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

A.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客观的

B.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主观的

C.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D.人们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可以改造规律

7.在《集安高句丽壁画》一书中,作者称图一为“剁肉图”,把古人右手所持工具看作菜刀;后有研究者结合该书图二“烤肉串”和图三“厨师煽风”,认为古人右手拿的都是史称“便面”的中国古扇,因此图一应叫“烤肉图”。对文物图像命名中存在的不同见解,应坚持的正确观点是(  )

A.真理是客观的,是对客观对象的认识

B.对同一确定对象的认识,真理只有一个

C.真理是有条件的,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

D.真理是具体的,是相对特定的过程而言的

8.一位诗人曾用生动的语言表述了“错误”的自白:“我不是魔鬼,不是恶棍,每个喜欢探索和追求的人都是我终身相许、棒打不散的情人。我总是先给他们一分荒谬,两分不幸,再给他们三分收获,四分欢欣,我总是在阵痛中分娩着聪明。”从这一自白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①真理与谬误既对立又统一,谬误从反面推动真理的发展   ②对认识的个体来说,犯的错误越多,所获得的真理就越多 ③找出所犯错误的原因,就意味着接近了真理 ④谬误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真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9.我国第一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一流水平的京津城际铁路的建设,在充分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大量采用了国际领先的铁路建设技术理论,开创了我国铁路建设史上的多项“第一”,这些都保证了其成功开通与运营。这说明  (  )

A.科学理论对实践活动有指导作用

B.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C.真理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D.意识推动人们实践活动的发展

10.古人言:“为政贵在行”,“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是千百年来人们从历史经验教训中总结出来的治国理政的一个重要结论。它告诫我们想问题、办事情 (  )

A.要从实际出发,勇于改革创新

B.要坚持知行合一,实事求是

C.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能消极等待

D.要解放思想,克服畏难情绪

11.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顽强拼搏、不懈奋斗,就一 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看要求我们(  )

①要重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 ②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 ③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 ④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2.结合材料,运用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分析如何实现中国梦?

 

 

13.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知识分析“中国梦”的奋斗经历蕴含的哲学道理。

 


易错起源1、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1 近年来,人类对物质世界的探索不断取得新的进展,20123月,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 组宣布发现了一种新的中微子振荡,有助于破解反物质消失之谜。20133月,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宣布首次在实验上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被誉为“一个诺贝尔奖级别的发现”。科学家的这些新发现再次证明    (  )

A.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B.存在就是被感知

C.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D.哲学源于对世界的惊异

1.哲学是什么

(1)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及具体科学的关系

哲学的本义

哲学是指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哲学与世界

观和方法论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哲学与具

体科学

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2)哲学的时代性及作用

学与时 代精神

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哲学的

作用

①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进行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②预见 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

③动员和掌 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2.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1 )唯物主义的三种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基本

观点

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火、气等

认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是 世界的本原

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

局限性或科学性

局限性:①把物质等同于物 质的具体形态;②存在着直观性、猜测性缺陷, 缺乏科学的论证;③在历史观上是唯心的科学性:往往和朴素的辩证法结合在一起,对世界抱有整体的观念

局限性:①把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与哲学的物质范畴相混同;②缺少辩证法思想,不能把世界理解为处在不断发展中的物质过程;③在历史观上是唯心的

科学性:以近代实验科学提供的新知识、新成果为基础,与当时最发达的自然科学相结合,摆脱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直观性、猜测性缺陷

科学性:科学地回答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是彻底的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相同点

三者的根本观点是一致的,都承认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2)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不同

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感觉、经验、目的、意志、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相同

根本观点一致,都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

3.马克思主义哲学

产生的历

史条件

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自然科学基础:三大发现和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

理论来源:德国的古典哲学、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

基本

特征

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

中国化的

理论 成果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

 

高考对本考点的考查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的。考生在备考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其中物质和意识何者为本原,即两者谁为第一性、谁先谁后的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最重要的方面,切不可认为哲学的基本问题只有一个方面;②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不等于二者的辩证关系问题;③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④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特征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同时,考生在备考中要结合科学发展观等理论理解哲学和时代的关系。 

易错起源2、唯物论    

2 漫画《坚持原则》中的人错在(  )

A.一意孤行,没有尊重客观规律

B.因循守旧,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

C.生搬硬套,没有做到从实际出发

D.顾此失彼,没有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1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应用

关系

内容阐述

方法论

物质决定意识

从意识的起源看,它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它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人脑的机能;从意识的内容看,它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要增强认识活动的目的性,积极主动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断提高认识能力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 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一是要重视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二是要重视精神的力量,不断增强自己的信心

2.运动与规律

   (1)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物 质

运 动

备注

区别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联系

①物质离不开运动,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②运动离不开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2)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运动是指宇宙间的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

相对静止有两种情形:一是指事物之间的空间位置保持不变,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来说,是处于相对静止状态;二是事物的性质保持相对稳定。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

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运动和静止不可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确认运动绝对性的同时,也肯定相对静止的存在

反对

两种

错误

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3)规律

①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及其方法论。

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规律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无论是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人的思维,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是有规律的。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遵循规律,按规律办事。违背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②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人们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3.全面把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含义

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2)原理依据

世界的物质性原理及规律的客观性原理。

(3)如何做到

①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

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③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④反对两种错误倾向。

从考查的内容看,本部分所涉及的知识中,世界的物质性、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意识的能动作用、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关系、一切从实际出发等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从考查的题型看,既有选择题,也有非选择题,考生尤其要重视以非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唯物论道理的试题。从命题的特点看,或以漫画、名人名言、哲理典故为命题载体,或以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为试题的背景材料。

易错起源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3.右图漫画蕴含的哲理是(  )

                                 

A.人们的主观愿望无法变成客观现实

B.主观认识是对客观现实的正确反映

C.要改变客观现实必须发挥集体力量

D.认识符合实际才能有效地指导实践

从考查的内容看,本部分所涉及的知识中,世界的物质性、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意识的能动作用、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关系、一切从实际出发等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从考查的题型看,既有选择题,也有非选择题,考生尤其要重视以非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唯物论道理的试题。从命题的特点看,或以漫画、名人名言、哲理典故为命题载体,或以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为试题的背景材料。

易错起源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3.右图漫画蕴含的哲理是(  )

                                 

A.人们的主观愿望无法变成客观现实

B.主观认识是对客观现实的正确反映

C.要改变客观现实必须发挥集体力量

D.认识符合实际才能有效地指导实践

 

  评论这张
 
阅读(30)|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